创新政府采购合同线上融资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

发布时间 : 2021-12-15 11:35 来源:省财政厅
| | | |

  一、背景情况 

  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强调,要优先解决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融难甚至融不到资问题,同时逐步降低融资成本。政府采购90%以上的供应商都是中小企业,受规模小、资本不足等因素制约,政府采购供应商融资难问题普遍存在。为帮助企业排忧解难,福建省财政厅依托全省统一的“政府采购网上公开信息系统”搭建银企线上对接平台,创新引入线上模式缓解政府采购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在国内率先实现政府采购合同融资线上办理,大大提高了融资效率及安全性,银行放贷规模较之前大幅增长。特别在疫情期间,对于缓解企业短期经营困难,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二、主要做法 

  面对政府采购中小企业的实际困难,福建省财政厅主动对接工信、人行、银监、金融监管部门,联合印发《福建省支持中小企业政府采购合同融资暂行办法》,按照“市场主导,财政引导,银企自愿,风险自担”的原则,搭建政府采购合同融资平台,为政府采购中小企业融资开辟了一条便捷通道。 

  (一)理念创新——用政府采购合同为企业信用加分 

  中小企业融资难,难在市场竞争能力弱、担保抵押不足,难以符合金融机构的授信条件。政府采购实行先预算、后采购,无预算、不采购,采购人信用度高、履约支付有保障。使用政府采购合同融资,补齐中小企业的“信用短板”,授信通过率大幅提升。 

  (二)方式创新——用互联网为政府采购合同融资提速 

  将传统线下授信模式向线上延伸,为银企双方搭建一个信息对称、对接便捷的政府采购合同融资平台,开辟金融机构融资产品、融资条件“展示台”,开通中小企业融资申请“直通车”,实现政府采购合同融资申请、审核、批复的“一站式”在线办理,融资效率大幅提高,最快可在当天授信完成。 

  (三)管理创新——用技术手段为合同融资护航 

  建立企业在银行开设的融资回款账户与政府采购合同项下的应收账款账户合二为一的管理机制。银行为企业授信后,政府采购网上公开信息系统会将应收账款账号锁定,并推送给国库支付系统,防止篡改。政府采购合同履约验收完成后,采购单位或国库支付中心依据合同向应收账款账号支付资金,实现了资金的闭环管理。通过管理创新,信贷风险大大降低。 

  三、取得成效 

  (一)线上模式大幅提高政府采购合同融资效率 

  采用线上模式之后,各个银行纷纷采用线上受理、审批,最迟14日内反馈审批结果,最快可做到“秒批”,供应商不再担心无法在合同签订期限前获得融资,后续需跟采购人协商变更合同收款条款等问题,减轻了融资顾虑,极大地提高了融资效率。 

  (二)线上模式简化了政府采购合同融资的办理程序 

  采用线上模式之前,供应商需前往各个银行机构现场申请办理、递交纸质材料,手续繁琐。采用线上模式之后,供应商可以通过银企对接平台,直接了解到各个银行的授信条件、利率范围、融资比例及期限等信息,方便对比挑选合适的融资银行;在线提出融资申请,在线跟踪授信审批进度。银行经供应商线上授权后,可以在线调取供应商的资料、资信情况,以及历史中标(成交)信息,采购合同、借款合同等可以加盖电子公章,大大减少了现场办理环节和纸质材料,为政府采购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便利。 

  (三)线上模式降低了政府采购合同授信风险 

  采用线上模式之前,银行需通过人工查找核对合同公告信息,定期对合同履约付款情况进行跟踪,费时费力,具体实施过程中也难以控制合同变更、实际收款账户与约定账户不符等操作风险。采用线上模式之后,银行可在线获取政府采购电子签章合同的格式化要素信息,通过信息化技术辅助核对。采购业务系统对政府采购融资电子合同进行专门标注,原则上不允许对其内容及公告信息进行变更。确需变更的,会在线向银行进行风险提示。采购业务系统同时与国库集中支付系统建立了技术对接,将电子合同中的收款账户发送给省级国库集中支付系统,实现了收款账户的不可篡改。通过刚性流程、硬性控制,尽量减少融资操作风险,提高了银行授信的积极性。从前期各个银行业务开展情况来看,基本未出现不良授信现象。 

  我省采用统一的政府采购网上公开信息系统,银企平台为全省各地提供在线支持。平台上线后,已有20余家银行踊跃参与到新的业务模式中来,各家银行累计发放2500多笔超过20亿元授信,远远高于之前的授信笔数和金额。特别是疫情防控期间,线上运行模式的优点进一步凸显,对于保市场主体发挥了较好的作用。线上模式的引入,让传统线下政府采购合同融资业务重新焕发了新活力,也为缓解政府采购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提供了新思路。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