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暖阳下,连片的稻田收割完成后,村民开始进行翻耕、整理渠沟;林子里养殖的贡鸡,宰杀后包装成“永安贡鸡”礼盒,走进上海市场……行走在永安市贡川镇的平畴沃野间,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浓厚氛围真切可感。
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经之路。近年来,永安市贡川镇坚持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中之重,用好“以田生财、以资理财、以产聚财”三把“金钥匙”,鼓起了村级集体“钱袋子”,走出了一条强村富民新路子。
以田生财,抛荒地变身“聚宝盆”
走进贡川镇龙大村千亩现代农业基地,绿油油的蔬菜与收割后的稻田交错排列,为村庄铺上一抹斑斓色彩。
龙大村有1300多人,拥有耕地面积2000多亩,村民以种植水果、蔬菜和经营毛竹山为主,村集体经济收入较为单一。
“这几年,到企业上班的村民越来越多,耕地出现不同程度抛荒。”龙大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罗治林介绍。
一边是土地闲置,一边是村集体增收乏力,如何寻找破解之道?
“我们选取龙大村作为试点,探索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流转土地、引入第三方团队经营模式,推动土地连片、规模、集约经营,实现多方互利共赢。”贡川镇党委书记朱旭辉说。
在镇里指导下,龙大村党支部成立龙大农民专业合作社,按每年每亩200元均价,从村民手里流转闲置土地300亩,开展农业生产经营。
有了土地,贡川镇镇属国企按每亩250元均价对龙大村合作社流转土地进行返租,仅第一年就增加村集体收入1.5万元。随后,镇里通过实施高标准农田、粮食产能区等项目,提升农田水利设施水平,引入第三方专业团队经营管理,合作社享受兜底分红。
目前,镇属国企与永安隆新农业专业合作社达成协议,开展为期5年的合作,每年每亩租金从300元递增至1000元,形成“村合作社+镇属企业+专业团队+农户”发展新格局。
以资理财,闲置房焕发新活力
坐在贡川镇贡喜咖啡屋内,窗外沙溪潺潺,室内咖啡飘香,别有一番意味。
这一排咖啡屋此前是村民的附属房。古镇实施改造提升项目后,产权归镇里所有,村民享有使用权,成为“以资理财”的生动写照。
“我们针对古镇片区和国道沿线村资产量大、分布广等特点,采取‘村级自查、镇级核查’方式,全面摸清闲置资产底数。”朱旭辉告诉记者,截至目前,古镇片区和国道沿线村累计核实闲置资产50余宗,共计2.7万平方米。
结合古镇发展规划,镇属国企大儒里文旅公司与古镇5个片区村签订《公共资源(资产)代管协议》,将闲置资源统一纳入公司管理运营,制定具体盘活方案。
贡喜咖啡入驻古镇后,凭借“一顶帐篷”“一杯咖啡”,迅速在年轻人群体中“出圈”。
资源被盘活,业态增动能。贡川镇充分挖掘红色、非遗、龙舟等文化资源,引进非遗体验馆、古琴文化馆、印象祈福体验馆等新业态,举办闽台两岸文化书画交流、龙舟邀请赛等特色活动,“千年古韵、人文贡川”焕发新活力,今年上半年吸引游客约8万人次,古镇片区内5个联建村村集体年均增收3.6万元。
以产聚财,土特产有了“金招牌”
作为一座古代皇帝赐名的古镇,贡川有贡鸡、贡笋、贡席、贡菜等众多“贡”字特色品牌。在持续盘活存量闲置资产的同时,如何做大做优产业增量?
“我们紧抓浦永合作、山海协作等机遇,统筹整合各级各类涉农资金,做足‘土、特、产’文章,打响‘贡’字品牌,以产业撬动村级集体经济增收。”贡川镇镇长李锐涵说。
作为“中国贡鸡第一镇”,贡川镇利用果园山地养鸡有较长历史。“永安贡鸡”先后获评全国名特优新产品等,获国家地理标志商标认定,年出栏量达300万羽。
“我们和岩下村一起成立福建省永安市贡鑫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打造养殖、急冻、冷链标准化生产链。贡鸡礼盒在上海浦东新区第十六届农博会参展后,成功走进上海市场。”11月6日,在2024海峡两岸(永安)竹博会现场,集凤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书聘忙着展示展销村里的贡鸡和贡鸡蛋。
不仅“永安贡鸡”打响,更多“贡”字特色品牌也在加快培育。镇里加强与省属国企海峡科化、永安农商行合作,以“金融+非金融”服务,推动贡笋、贡果、贡菜等特色农产品融入“福农驿站”,并在城区37家兔喜快递门店销售,让更多“贡”字特色产品走进千家万户。
品牌要打响,村集体要增收。贡川镇统筹新发冲及周边6个建制村、镇属国企的资金,采取投资入股方式,建设农特产品交易中心,配套摊位、冷库、共享直播间等设施,打造“贡”字农产品品牌孵化中心,在带动农特产品销售的同时,预计每年可收取费用5万元左右,相关收益按各村投资比例分红。
“下一步,贡川镇将立足各村基础,依托产业赋能,按照‘一村一策’思路,在‘以产聚财’上下足功夫,着力构建形式多样、优势互补、多元增收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格局。”李锐涵说。(记者 王帅 通讯员 魏兴谷)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