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科技厅:
林龙金代表提出的《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促进民营企业创新应用》(第1345号)收悉,我单位的办理意见如下:
省委和省政府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深入推进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努力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上闯出新路。结合我委职能,主要开展以下工作:
一、加强政策引领。近年来,推动出台《关于推动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关于推进实施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近期若干措施》等支持民营企业创新发展的一系列政策举措,制定促进民营企业科技创新32项工作清单,将支持民营企业创新发展纳入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年度工作要点,营造有利于技术、人才、资金等创新要素向民营企业流动的政策环境,推动民营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研发投入、科研实施和成果转化的主体。
二、搭建服务平台。依托“中国·海峡创新项目成果交易会”构建“展会为引擎、基金为纽带、园区为载体、数字平台为延伸”的立体化创新生态,促进“项目、技术、资本、人才”等创新要素汇聚我省。近二十三年来累计征集推介10万多项科技项目成果,成功促进5万多项成果在福建落地转化,带动社会投资超万亿元。
三、开展校地合作。2024年推动复旦大学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福建)及复旦大学福建科创馆落地福建。举办复旦大学沪闽科创汇医工领域专场活动等一系列交流活动,探索省外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的新模式。与同济大学共建同济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福建基地,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抓手,联合培育符合企业创新需求的工程技术人才。
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吸纳提案关于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促进民营企业创新应用的建议,按照省委和省政府部署要求,发挥强省战略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协调作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让更多科技成果从“书架”走上“货架”,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强化创新政策保障。落实强省战略年度工作要点,推动实施中试创新服务平台体系建设行动计划、以“用”为导向建设全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公共服务平台等任务举措。抓紧出台支持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若干措施,推动实施省技术创新重点攻关及产业化项目、支持打造共性技术平台和中试服务平台等任务举措。研究制定促进民营企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若干措施,尽快提请省政府研究。
二、完善服务平台建设。指导海创会围绕“项目、技术、资本、人才”四要素,全力建设项目成果交易中心、科技创新策源中心、金融服务中心、引智聚才中心,通过完善的服务功能和创新生态,为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提供全方位、一站式的支持服务。
三、扩大校地合作范围。依托省外大学校友会联合会、海创会等平台积极对接省外优质高校,深化校企合作,促进高校科研项目与我省产业需求的精准匹配,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推荐易控智驾、龙净环保、福龙马等民企作为联培企业,参加第一批同济大学工程硕博士培养福建专项工作,通过校企项目合作增强民企的科技人才支撑和创新竞争力。
领导署名:王高辉
联 系 人:许思羽
联系电话:0591-87063729
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5年3月25日
(此件主动公开)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