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渡码头的风雨廊安装了“彩虹”光伏。
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今年的主题是“保护海洋生态系统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近日,自然资源部公布第一届“和美海岛”评选结果,福建湄洲岛、惠屿、南日岛等6个岛屿入选。
何以“和美”?生态美、生活美、生产美。
维护海岛生物多样性,加强生态修复;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海岛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范围内,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推动绿色发展;依托海岛自然资源禀赋,传承历史和民俗文化,因岛制宜,保持特色风貌,发展特色产业……这些各具特色的和美海岛,提供了海岛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协调发展的优秀范式,探索出海岛保护开发的新路径。
湄洲岛一角。
孤悬海上、偏居“界外”,湄洲岛曾经是“只长石头不长草,海风吹着石头跑”的小岛。
今天,立足自身自然禀赋、独特的“世界非遗”妈祖信俗,湄洲岛选择了三分靠渔、七分靠旅的发展结构。苦练内功,湄洲岛不断突破自然条件制约,蝶变成“生态岛”;在旅游开发逐步深入的同时,更主动走进“绿色、低碳、智能”发展的新赛道,率先完成全国首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双碳”规划,计划于2025年建成全国首座“零碳岛”。
前不久,它入围全国首批“和美海岛”。“先有和才有美,美又促进了和。”中共湄洲岛国家旅游度假区工作委员会书记吴海端为和美海岛做了这样的定义,“因和而美,因美而和”。
俯瞰湄洲岛。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