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暨“海丝”核心区建设成就之平潭篇
时间: 2023-10-28 15:22

编者按:

  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十年来,我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论述精神,发挥独特优势,加快“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全省各地结合各自的特点和优势,着力打造各具特色、富有成效的对外交流合作的亮点和品牌,在“海丝”核心区建设中彰显担当作为、发挥示范作用。现推出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服务和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推动“海丝”核心区建设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海丝”核心区建设成效平潭篇

  2023年1月,国务院批复《平潭综合实验区总体发展规划(2023-2035年)》,平潭锚定“一岛两窗三区”战略定位,加快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有力提升开放开发水平。

发挥区位优势,加快平潭开放开发

  (一)自贸创新持续优化。累计推出20批次262项创新举措,其中全国首创125项,对台特色创新占全省七成以上。通关时效保持福州关区第一,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26.9%。率先探索本外币合一银行账户体系、外汇NRA账户、QFLP等金融试点政策。

  (二)两岸交流不断加深。率先建立覆盖采信台湾职业资格认证体系,被国务院作为改革试点经验复制推广,对台职业资格采信“e+”服务模式在全省推广。成立两岸融合发展研究院,设立海峡两岸南岛语族考古教学实习基地,推进两岸“三创基地”平台建设,促交流、亲民心。

  (三)探索借鉴治理模式。全国首创引进台湾社区营造师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培育融合试点村(居)86个,覆盖率40%。设立全国唯一的处理两岸经贸争议的国家级仲裁机构。率先引进台湾司法辅助人员、首聘台湾专家咨询顾问、台胞特邀调解员等,形成“以台胞服务台胞台企台商”司法服务模式。

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

  获评中国体育旅游十佳目的地、中国最美文化生态旅游名区、健康旅游示范基地,2022年接待旅游总人数突破7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63.49亿元。引进“海峡梦之城”、国际赛车文体科创园、国际棒垒球基地三大“引爆性”文旅综合体项目,累计总投资达345亿元。推进壳丘头考古遗址公园、福建水下考古(平潭)基地建设打造,“旅游+考古”新名片。

打造重要航运枢纽

  率先实现大陆与台湾北、中、南部主要港口客货运直航全覆盖。十年来,对台进出口贸易额年均增长44%,外贸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0万标箱,跨境电商对台出口、台湾农渔产品进口和对台海运快件均居大陆首位,成为两岸互通的黄金通道。平潭跨境电商园区获评“省级示范物流园区”,实现全国对台包裹在平潭先集包后发运。平潭跨境电商保税进口备案商品品项超2万种,保税展销试点工作取得突破。

  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一趟不用跑”占比达94%,121个事项跨省通办,119个事项“福州都市圈”通办。探索实施“承诺制信任审批改革”,首批推出25项信任审批事项,服务保障232个项目。集群住所智能化管理、个体工商户“自报智批”模式、台胞诚信闪贷、工程建设项目预审“自报自审”、涉案房产“e拍即得”协同执行机制5个典型案例获评全国首创。

加强海洋高水平发展合作

  巴基斯坦远洋项目20艘渔船投产使用,省内首个海上风电+深远海渔业养殖融合实验项目“中广核平潭深远海养殖海上风电融合发展试验项目”在平潭试点成功。建成风电总装机量67.83万千瓦,年产值约12亿元,平潭进入“深度全绿电”供应。首个分散式海上风电项目“平潭公铁大桥率先实现‘碳中和’目标”,被评选为绿色经济发展典型案例并推荐评选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制度成果案例。成功举办2022年中国-岛屿国家海洋合作高级别论坛。自然资源部海岛研究中心成功获评省级重点实验室。成立国际海运企业协会,注册船舶数连续6年居全省首位。

来源:福州市发改委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